設計師的獨特語言--圖形,用來傳遞自己的觀念,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情感,并將這種思想傳達給他人,以期引起共鳴,就像文學家用文字表述一樣,不同的是文學家使用的是文字符號,而設計師使用的是圖形符號。
廣告圖形設計的創意,是通過圖形表現廣告主題的獨創性意念或新穎的構想,不應該有固定程式遵循的,任何對以前的創造結果的重復,都意味著失敗。但從廣告圖形的形式結構特點,來探尋其形態語言和創意途徑,大體可歸納出下列幾個方面:
置換
創意中的置換手法就是,通過將廣告圖形構成元素中的一個方面或某些部分通過不同的放置方式,形成異常的組合,從而造成人們出乎意料的視覺感受和趣味性,在形態上或意念上產生出變異。
這種圖形元素的置換,無疑破壞了原有事物間的正常邏輯關系,然而正是新的組合關系,將圖形的表形功能的荒誕性和表意功能的一致性統一起來,形成了以反常求正常、以形象的不合理性求傳播的合理性效果。實現這種圖形元素置換的要點在于找出置換和被置換圖形元素在某種層面上的內在聯系。
結合
即把不同的事物,通過分析出相關的聯系,巧妙地聯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利用創造性的想象來產生新的聯想圖形,深化聯想圖形的意義。
趣味
趣味使人心理上的一種感受。廣告圖形創意中創作有趣的形式,可以激發人們精神上的快感和設計上的審美情趣,達到心理上的愉悅。圖形設計中趣味的創造:
①一方面可以從自然現象中發現有幽默感的趣味中心,并通過創意把這種感覺表達出來,構成視覺趣味。
②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打破自然空間的限定,在人為的創造改變中,用錯位、解構等方法,形成具有趣味的圖形創意。
變形
廣告圖形的變形處理,是通過夸張等手法,將視覺形象作局部或整體的變形,從而改變人們對事物固有的、常規的看法,制造出荒誕的畫面效果。例如:攝影圖形的特長在于寫實,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一旦圖形形象違反現實進行變形與創造,當然會收到提高注目性和印象性的奇效。
反轉
圖形的正負關系、相互轉移、背景向前成為圖形或圖形退后成為背景,這種轉換關系即是視覺藝術中的圖底反轉。以圖底共用輪廓邊界而交替顯現,其中躍然而出的形象,具有獨特且耐人尋味的視覺效果。是看圖形還是看背景?由于視覺的著力點不同 ,將出現不同意象的畫面 -- 雙重意向。
異變
漸變、演化是任何一個系統、一種生命體的必然過程,導致這個結果演變過程叫做異變。異變不僅可以表現變化的過程,而且還可以將兩個在形態上,相去甚遠的形象完成過渡和銜接。不同類別、不同形態、不同種類的演變過程,讓人感到十分有意思。異變超越了廣告圖形能顯示出瞬間的沖擊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傳播信息,因而具有特殊的表達能力。
相悖
相悖人們是憑借著透視的作用和特點,在二維平面的圖像中從不同的視角觀看,出現了不可能存在的三維空間圖像,產生出一種視覺的兩可性。利用這些視覺經驗和原理,刻意在畫面上塑造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空間,就是圖形的相悖設計。
由于這種相互矛盾的空間狀態,是建立在看似合理的視覺經驗中的,因而矛盾雙方的實體和空間效果,能夠連接得天衣無縫。相悖圖形是視覺現象中的怪圈,它以荒唐與真實的纏繞來促成深刻而強烈的視覺沖擊,讓人們在超現實的境界中接受信息。
破壞
人們總是追求事情的完整性,殊不知“ 破壞 ”也是視覺疲憊時的另一種調味劑。“破壞 ”是一種創造。當 人們在關注于整體的設計作品時時,某個被“破壞”的部分則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在吸引人們視覺的同時,也在使人們進行著無意識的思考,去猜測和感受設計師的想要表達的意圖。
多形
多形注重的是結果,將多個元素進行創造性的、超越現實的組合,并且各個元素之間以一種巧妙、看似真實、實則荒誕的 形式組合成一個新的形象,從而產生視覺和心理上的吸引力。由此激發人們的興趣,達到加強廣告宣傳產品的能力。像是一支神笛,它使無聲無息的木偶獲得了生命,成為活蹦亂跳的姑娘。
而多形同構這個新圖形并不是我們簡單的理解為原圖形的簡單相加,它是一種超越或突變,并且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這種創意方法需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對形象特征有高度的敏感,把人們熟知的形象素材通過組構,賦予形象一個全新的內涵效果。
廣告圖形的創意設計,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設計師要從廣告創意圖形的主題要求出發,通過聯想找出那些在表層上看似獨立的形象,而內在本質上又是彼此聯系的視覺形象,再通過反復的思維活動進行分析和判斷,選擇最具代表性、最富寓意的形象,重新創造整合,設計出全新的圖形。